|
我校杰出校友西南大学张武军教授
回校作学术报告
张武军教授
2019年10月9日晚,陕西理工大学杰出校友,西南大学文学院张武军教授在研究生报告厅9C209作了题为“五四新文化的运动逻辑”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文学院院长李宜蓬主持。文学院副院长宫臻祥、徐向阳,陈一军、张璐、火源、袁栋洋、卓敏敏、邵金金等老师以及文学院研究生、部分本科生聆听了本次报告。
在“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之际,张武军教授从什么是“五四”,“谁的‘五四’”入手,发表了自己对“五四”概念来源的看法,并由此指出讨论因果关系,要分清谁先谁后。张武军教授通过种种论证,讲述了自己认为的“五四运动”的最早的出处,也提出了做学术研究对待日记和回忆录应有的态度。接着解释了新文化运动的含义,并指出了“五四运动——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这一轨迹。通过对蔡元培、胡适等人和国民杂志社及其成员的研究,张武军教授提出了“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都不是北京大学的学生发动的的观点。最后张武军教授总结并强调了“五四运动”的重要性。
此次报告会张武军教授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也与现场老师和同学们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火源老师和张武军老师共同探讨了有关国民杂志社的问题,陈一军老师和张武军老师共同探讨了“谁的‘五四’”的问题。对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张武军老师也都一一作了细致的解答。
陈一军老师对此次报告会做最后总结,指出了张武军老师观点的新颖以及这一观点对现代文学史的意义,同时提出了同学们要向张武军老师学习做学术的方式,以及学术创新、资料以及对学术保持热忱之于学术研究的重要性。
此次报告精彩纷呈,张武军老师的报告观点新颖,考证严谨,为进一步开展学术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对于培养文学院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必将产生积极影响。
张武军(1977—),男,陕西大荔人。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抗战文化和文学研究,革命文学研究,民国历史文化与文学研究。2014年曾在台湾政治大学客座交流一年。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项目13项,在中华书局等出版机构出版专著5部,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发表论文40多篇。
摄影:任雪娇
撰稿:蔺瑞莹
编辑:苏欢 刘凡嘉
我知道你在看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