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大学订阅号 2018年第73期 总第694期
含弘讲坛
心理学部学术讲座
报 告 一:大脑动态特性的网络和分子机制
报 告 人:张捷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教授
地 点:心理学部213报告厅
时 间:2018年3月30日上午9:00-9:40
主讲人简介:
张捷,复旦大学类脑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脑功能网络分析。2007年于香港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获“香港青年科学家奖”提名奖。为牛津大学“系统建模分析与预测”实验室荣誉成员。发表SCI论文50余篇,2篇入选ESI全球top-1%高引用论文。发表杂志包括PNAS,Brain,Cerebral Cortex等。其中2016在Brain发表的动态脑功能网络的工作被选为封面文章。美国2014年麦克阿瑟奖得主Bassett教授专门为此在Brain撰写了评论文章。
摘要:
大脑即使在静息状态下也表现出高度的时变性/可变性。但其产生的网络和分子机制仍不清楚。我们基于核磁共振、脑电和大脑基因表达数据,定义了反应节点全局功能连接时变性的指标,构造了全脑可变性图谱。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网络拓扑结构的变化与节点神经活动/电活动之间的关系,在网络层面阐述了脑功能网络时变性的产生机制。进一步利用脑基因表达数据,寻找其与脑功能网络可变性之间的相关,发现了多个与大脑发育和神经可塑性相关的基因。该工作将为大脑网络时变性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对于解析大脑运作机制和大脑调控具有一定意义。
▼
报 告 二:精神疾病的神经影像生物标记识别:静息状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Identify the neuroimaging biomarkers of mental disorders: resting state fMRI study)
报 告 人:程炜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博士后
地 点:心理学部213报告厅
时 间:2018年3月30日上午9:50-10:30
主讲人简介:
程炜,复旦大学博士后,研究兴趣集中于精神疾病的脑影像数据分析、影像-基因研究,因果推断及统计关联等。以第一作者身份在Brain,NeuroImage,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
报 告 三:整合多模态数据的大脑机制探究
报 告 人:刘曌雯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博士
地 点:心理学部213报告厅
时 间:2018年3月30日上午10:40-11:20
主讲人简介:
刘曌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硕博连读生,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研究院联合培养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信息学和脑科学。主要研究兴趣包括:癌症与非编码RNA,脑功能网络在精神疾病研究中的应用,脑动态网络指标及其与智力/认知关系,脑科学多模态数据融合分析等。2016年曾获博士国家奖学金。博士期间共发表SCI论文11篇(5篇为第一/共一作者),发表杂志包括Brain,Schizophrenia bulletin,Cerebral Cortex,Neuroimage等。
心理学部讲座
报告题目:时间洞察力:跨文化、跨背景差异和相似性(Time Perspectiv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cross Cultures and Contexts)
报 告 人:Frank C. Worrell教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时 间:2018年3月29日,星期四,晚上19:00—20:30
地 点:心理学部 213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Frank C. Worrell教授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预科学院院长、学校心理学项目主任、学术人才发展项目主任,伯克利加州大学心理学系社会与人格心理学兼职教授。研究兴趣包括:学术人才发展/天才教育、时间洞察力研究、文化认同和高危青年、量表编制和验证、心理学研究成果的转换与应用等。任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主编,Journal of Applied School Psychology、Psychology of Sexual Orientation and Gender Diversity编委,APA理事会理事,获得美国天才儿童协会杰出学者奖,APA杰出研究贡献奖。
科协学术讲堂
题 目:植物营养动态平衡调控(Regulation of nutrient homeostasis in plants)
报 告 人:Sheng Luan(栾升);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时 间:2018年3月31日(星期六)上午10:00
地 点:西南大学农业科学研究院204报告厅
主 持 人:梁国鲁院长
主办单位:校科协、园艺园林学院,西南大学农业科学研究院
主讲人简介:
Sheng Luan(栾升),男,1963年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国际植物学领域著名专家。1991年在哈佛大学细胞与发育生物学系获博士学位,1991-1994年在哈佛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95年至今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植物与微生物学系先后任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栾升教授在植物发育与信号传导研究方面造诣颇深。曾获杜邦生物技术奖、NASA/DOE/NSF青年学者奖。在《Nature》、《PNAS》、《Plant Cell》、《Plant Journal》和《Plant Physiology》等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研究性论文。现为《Molecular Plant》杂志主编。美国国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
主要研究兴趣:
探讨逆境条件下植物如何进行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侧重于挖掘植物对光、干旱、高盐、营养缺乏等非生物胁迫的防御反应中的关键基因,阐明基因的作用机理及其功能,植物应答胁迫的信号传导途径等。
研究内容包括:
1. 光合系统组装的分子机制及其应用。2. 根、花粉管发育的分子机理。3. 植物抗逆分子生物学。4. 植物激素、钙信号介导的信号传导。
· 青春缙云网络文化工作室 · 出品
责任编辑 | 黄 维
执行编辑 | 张雨婷
版式设计 | 杨承新格
文案校对 | 胡晓洁
官方网站:www.swu.edu.cn
投稿邮箱:media@swu.edu.cn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