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科教学工作月报
2017年第1期(总第9期)
教务处2017年3月编
★教学改革
1.开展第五届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推荐申报。根据《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7年重庆市教学成果奖推荐申报工作的通知》(渝人社发〔2016〕263号)要求,组织第五届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推荐申报,经专家组评审,结果公示等环节,推荐“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模式构建与实践创新”等31个成果参加市级教学成果奖评审。
2.组织开展重庆市学校美育改革实验校(高校)申报。2月组织召开推进美育改革实验学校申报与建设工作会,党委宣传部、团委、人事处、发展规划处、研究生院、学生工作处、社会科学处、教育学部、文学院、新闻传媒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美育研究中心等单位有关领导和专家参会。会后教务处认真组织开展重庆市美育改革实验校(高校)申报工作,系统设计了我校实施美育实验校项目的总体思路(“1234”):坚持一个中心——以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中心;明确两个方向——推进本校美育改革,引领区域美育发展;实施三大工程——构建美学教育体系,创新美育管理发展体制,创建美育区域协同发展的模式;强化四个保障——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条件保障、宣传保障。
3.启动2017年市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17年市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渝教高函〔2017〕11号)要求,启动2017年市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并将于5月5日截止,经学校审核评选后择优推荐报送至市教委。
4.推荐参加“马工程类教材培训”教师。响应教育部、市教委号召,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举办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任课老师示范培训班的通知》(教高司函〔2017〕9号)要求,推荐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参加培训,以提高“马工程”重点教材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5.组织开展“三特行动计划”申报及验收工作。依据重庆市特色专业学科群申报条件,经充分论证和学校批准,推荐申报“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专业群”、“现代农业机电工程特色学科专业群”两个学科专业群。组织食品科学与工程、思想政治、植物保护、化学、生物科学、水产养殖学、园林、动物科学、教育学、汉语言文学等10个第二批建设期满的特色专业开展结题验收工作。
6.深化本科生“大类培养”改革。按照《西南大学深化学科专业调整改革 建设一流学科的实施意见》(西校〔2017〕91号)文件的要求,组织开展相关改革方案编制工作,出台了《西南大学本科大类培养及专业分流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提交校学术委员会学科专业建设专门委员会讨论。与此同时,编制了2017年本科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初稿);为契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完成了工程技术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16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变更申请的审核工作。
7.推进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制定《西南大学关于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初稿),切实推进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与管理,强化基层教学组织功能,激发基层教学组织活力,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运行有效的基层教学组织,拟从设立条件、设立程序、工作职责、运行管理等方面加强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与管理。
8.启动在线学习平台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适应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在教育改革中的发展趋势,积极推进适合我校校情的在线开放课程和在线平台建设,完成了《在线开放课程和在线平台建设的技术参数及服务需求》的专家论证工作,进入招标程序。
9.完成“深化人才培养质量改革”专项总结自评和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为总结学校深化综合改革工作经验,教务处协同研究生院、党委宣传部,从工作情况、成绩成就、改革经验、困难问题、未来思路、制度成果等方面,全面、深入、系统地总结了学校深化人才培养质量改革的决策部署和具体举措;根据教育部要求,完成2016年度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10.推进拔尖人才培养工作。总结含弘学院拔尖人才培养经验成果,完成校级和市级教学成果奖申报。保障常规教学活动,完成新学期开学补缓考;启动2015级专业分流工作,启动2013级毕业生相关工作,启动运动会准备工作;继续推进在校生赴境外交流学习或实习工作;参加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山东大学组织召开的2017年“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工作研讨会会议,交流学习拔尖人才培养工作经验。
★创新创业教育
1.赴广东上海学习考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3月15日-17日,学校党委副书记徐晓黎率教务处、学生处、招就处、团委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组成考察组,赴广东、上海高校学习考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先后考察了深圳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的兄弟高校。与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负责同志交流座谈,了解工作经验与特色做法,交流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与思考,并实地调研创业学院、创客空间建设情况。
赴广东上海学习考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2.积极申请加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同意,厦门大学发起成立“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我校积极申请加入。该联盟旨在深入探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的交流合作,推动信息技术与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深度融合,加强社会合作,组织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理论研究、资源共享、经验交流等活动,推动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3.申报2017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根据《关于开展2017年度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总结宣传工作的通知》(教毕指〔2017〕1号)文件精神,按照相关要求积极准备申报材料。市教委将推荐3所高校参加最后的评选认定工作。
★实践教学
1.稳步推进本科教学实习实训工作。2017年春季学期实习工作全面开展;完成本学期顶岗支教和混合编队实习的巡回指导具体安排工作,共组建13个教育实习巡回指导小组,将分赴新疆、西藏、内蒙古、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江西、安徽、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14个省、市、自治区的实习点开展巡回指导工作。
2.加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管理。按照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查重检测工作实施细则,组织各学院(部)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能力态度和质量水平进行质量监控。
★教学运行
1.组织召开新学期教学院长、秘书工作会。3月9日学校组织召开教学院长工作会议,部署2017年本科教学工作安排,崔延强副校长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2月28日组织召开教学秘书工作大会,吴能表处长,刘承宇、林萍、张代平副处长分别就大类招生、成绩管理、管理规范、教学研究等事宜进行了布置与说明。
2.推进教务系统后续功能开发启动跨专业选课。寒假期间组织专题会议,与开发团队进行本科教务系统后续功能开发的研讨。本学期首次启动本科跨专业选课工作,经选课、退课流程,最后跨专业选课近1000人。
3.启动教室设备建设。调研其他高校常态化录播教室使用情况,及相关公司常态化录播设备,搭建模拟环境,启动标书制作。调研各类打铃系统的技术路线,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打铃系统设备改造方案。完成公共教学楼总计148间多媒体设备改造的设备购置标书制作,进入招标程序。
4.组织各类考试及重修工作。组织完成各类专业外语(英、德、俄)八级考试总计850人;完成本学期重修报名、收费、开课等工作,报名总计4078门次。
5.做好教材退费及发放工作。整理各学院2013级公共课教材的缴费名单、教材发放数目、教材退货、教材价格、教材折扣等信息,初步统计出各学院2013级的退费情况,涉及退(补)费用的学生5151人,其中需要补交费用的794人,总计退费436038.42元,总计补费36381.54元;完成了2016级公共课教材的发放工作。
6.组织网络课程选课。组织2016-2017学年第2学期网络课程选课、注册,共有37门网络课程开放选课,选课20246人次。
7.做好成绩管理。进行交换生、高水平运动员成绩转换,补考、缓考、重修等成绩审核入库工作,其中审核重修1275人次,1361门次;高水平运动员加分378人次,738门次;交换生成绩转换147人次,723门次;双少生加分10人次,10门次;英语成绩覆盖36人次,43门次;成绩补录266人次,399门次;成绩修改437人次,455门次;成绩删除114人次,352门次。
8.常规工作稳步开展。组织开展2013级毕业生图像信息补采集工作,共有332名毕业生完成拍照;依规办理休学、复学、留级、退学、注销学籍等学籍异动29人;办理转学(转出)1人,学籍信息修改3人,学历证明12人;规范辅修专业管理,调研、筹备学历、学位数据上网。
★质量监控
1.组织开学检查统计教师返校情况。2月27日开学第一天,校领导黄蓉生、张卫国、徐晓黎、安春元、丁忠民、周常勇、靳玉乐、崔延强等分为5个检查小组,分别到8教、10教、26教、31教、32教等教学楼巡视检查,了解新学期开学情况并随堂听课检查。同时,教务处在开学第一天分两个时段对各学院(部)教师返校情况进行了统计。经统计,2017年春季学期开学全校教师应到3123人,实到2851人,占比91.29%;未到校人数272名,占比8.71%。未返校原因:外出学习217人、开会出差10人、生病13人、产假事假32人,外出学习人数占未到校教师总人数近80%。
2.加强监管落实安全整改工作。针对中央巡视组反馈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有关问题,着力加强本科课堂教学与教材管理,严守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组织各学院(部)开展教材使用情况自查工作,修订教学管理文件,并向相关部门提交整改工作进展等材料。
3.成立西南大学第六届本科教学督导委员会。3月2日上午,学校召开第六届本科教学督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校长张卫国、副校长崔延强出席会议并讲话,为新一届教学督导委员颁发聘书。
张卫国校长为第六届本科教学督导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
4.开展“寻找阳光课堂”听课活动。3月13日起开展本学期学生教学信息中心信息员“寻找阳光课堂”听课活动。听课期间,学生教学信息员将佩戴加盖教务处公章的工作证进入课堂听课,对所有类型的本科课堂实行全覆盖听课。同时,本学期校领导听课检查、校督导委员听课检查活动已全面开展。
5.做好教学事故处理及信息反馈工作。结合上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和期末考试成绩录入情况,各学院(部)共处理教学事故8人。其中,纺织服装学院为规范管理,召开全院大会对期中教学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并对存在问题的6位教师做了严肃处理。3月,学生信息员反馈教学信息391条,其中教师教学信息346条,后勤信息16条,多媒体信息29条。
6.推荐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7年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推荐工作的通知》(渝教人〔2017〕4号)文件精神,经学院(部)推荐、学校审核、校本科教学工作委员会评议、校学术委员会评审、校长办公会审议、校内公示等程序,推荐外国语学院文旭、药学院·中医药学院徐晓玉两位教师参评2017年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校学术委员会评审2017年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7.组织应聘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考核。组织校本科教学督导委员对应聘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能力考核,本月共完成应聘教师教学考核39人,通过35人,通过率为89.74%。
★文化素质教育
1.举办文化素质教育雨僧讲坛。3月,新闻传媒学院骆鹏副教授、新闻传媒学院董小玉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胡刘教授、文学院李达武副教授分别做客雨僧讲坛,分别举办题为“说话的艺术”、“王国维《人间词话》读解”、“激活哲学,走进生活——《苏菲的世界》的哲学叙事及旨趣”、“中国节·西大结”《清明雅集:经典的魅力与正能量》主题讲座。
骆鹏副教授
雨僧讲坛
胡刘教授
名著阅读导读讲座
董小玉教授
名著阅读导读讲座
李达武副教授
专题讲座
2.推荐国家语委语言文字督导专家库专家。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国家语委办公室关于建设国家语委语言文字督导专家库的通知》(国教督办〔2017〕2号)文件精神,推荐我校副校长、语委主任崔延强教授为国家语委语言文字督导专家库专家。
3.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启动2017年度“学行论坛”选拔赛,截至月底,共有来自历史文化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生物技术学院、园艺园林学院、西塔学院等18个学院的33个主讲团队报名参赛。发布“2017年两岸大学生汉字文化创意大会”参赛通知;承办“翰墨寄雅,文秀中华”诗歌散文征文大赛;参与第五届“书香缙云·文化西大”读书系列活动。
★体育活动与竞赛
1.组织校际交流活动。寒假期间,按市教委安排,学校男子足球高水平运队赴成都与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体育学院、成都大学进行交流比赛,备战中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比赛,获得重庆赛区第四名。
成都交流
2.召开校体委工作会。3月14日,召开西南大学2017 年校体委工作会,研究和部署学校2017年体育工作。
校体委工作会
3.完成第29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网球项目选拔赛。许帅、聂亚辉分别以第二、第三名的优异成绩入选中国大学生网球队,于元祎以第六名的成绩入选为候补队员,网球队教练赵凯丰入选教练组,将担任中国大学生网球队教练,带队训练和出征比赛。
大网赛选拔赛
西南大学网球代表队
★对外交流
1.二所高校来校交流学习。接待福建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学院2所高校来我校交流学习,就本科人才培养改革、培训方案修订、课程设置、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深度交流。
2.推进教务处联系学院工作。根据分工安排,2017年教务处班子成员将继续带领各科室成员到34个学院(部、校区)进行交流,切实提高服务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