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
最新消息:网盘下载利器JDownloader--|--热点资讯--|--站务--|--投诉建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术西大 | 西南大学学术讲座与沙龙信息汇总

[复制链接]

103

主题

164

帖子

76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6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6 14:14: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西南大学订阅号 2017年第268期 总第548期


2017-2018学年的第六周,经过整理与汇总,小宣为你带来近期的学术讲座与沙龙信息。

1
首届“西南大学重要学术成果”
候选成果系列报告
国际标准IEC/TR62795FDT/DTM和EDDL设备集成技术互操作规范


报告题目:国际标准IEC/TR 62795 FDT/DTM和EDDL设备集成技术互操作规范
报  告  人:刘枫 教授
时       间:2017年10月13日上午9:00
地       点:第二十五教学楼一楼报告厅 0114室
主办单位:校学术委员会
承办单位: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学术委员会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软件学院
内容摘要
IEC/TR 62795《Inter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of FDT/DTM and EDDL》国际标准为将工业生产现场底层的支持不同通信协议的各种设备无缝地集成到工业自动化系统和资产管理系统中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和技术规范,推动了国际工业自动化领域设备集成技术及其标准化的发展,为传统产业向高效节能的新型数字化工厂转型升级和智能制造的推进提供了支撑,本次报告对国际标准的先期准备、起草过程、国家化工作、通过投票、后期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分享国际标准制定经验。

2
首届“西南大学重要学术成果”
候选成果系列报告
水田自然免耕的理论与技术


报告题目:水田自然免耕的理论与技术
报  告  人:谢德体 教授
时       间:2017年10月13日14:30
地       点:第三十五教学楼 215室
主办单位:校学术委员会
承办单位:资源环境学院学术委员会、资源环境学院
内容摘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谢德体教授领衔的学术团队依托水田长期免耕定位试验,对水田自然免耕的理论基础、增产机理及其技术要点等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系统研究,在土壤理化特性、代谢特点、有机质变化及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相关研究获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出版专著《水田自然免耕理论与技术》1本,在《Catena》、《Pedosphere》、《中国农业科学》、《土壤学报》等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3
首届“西南大学重要学术成果”
候选成果系列报告
中国主流美术创作的演进与趋势——以全国美展金奖作品《而立之年》为例


报告题目:中国主流美术创作的演进与趋势——以全国美展金奖作品《而立之年》为例
报  告  人:彭伟 副教授
时       间:2017年10月13日 15:30
地      点:美术学院 306室
主办单位:校学术委员会
承办单位: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  美术学院
内容摘要
中国上世纪近现代美术生发伊始,便开始了对于社会现实以及大众的关注与表达。经历了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文化革命、改革开放之后的今天,对于人民的聚焦与时代的关切,仍然保持着现实主义的审美趋向,这已成为中国主流美术的传统。这种新的美术形态,更加强调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把社会最大多数民众作为重要的命题,凝练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切近对于民生现实的关注,以人民的情感作为艺术作品的精神指向,为人民颂歌为国家而绘。主流美术对于社会现实的呼吸,对于生活脉搏的共振,自然衍生出现实主义审美,但它早已不再局限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而是一种基于现实的包容、开放、活跃的艺术形态。对主流美术的代表——历届全国美展金奖作品作一个较为系统的梳理,重点以第十二届全国美展金奖作品版画《而立之年》为个案,对其创作的发生、过程、技术、展览、影响等方面进行阐释,从中探究中国主流美术的演进与发展趋势。

4
首届“西南大学重要学术成果”
候选成果系列报告
超高产人工三倍体桑树品种嘉陵20号选育推广

报告题目:超高产人工三倍体桑树品种嘉陵20号选育推广
报  告  人:余茂德 教授
时       间:2017年10月14日上午9:00
地       点:第三十三教学楼 306室
主办单位:校学术委员会
承办单位:生物技术学院学术委员会、生物技术学院
内容摘要
我们采用人工诱变与杂交育种相结合的桑细胞染色体工程,育成超高产人工三倍体桑品种嘉陵20号(3x),在产叶量上取得重大突破,经重庆、四川、山东、云南等省市示范推广,优良性状突出,既有多倍体效应,又有杂交优势,产叶量比国家指定对照品种湖桑32号(2x)增产31.81%,养蚕成绩优于对照7.45%,已通过重庆市和四川省两省市农作物品种审定,2006年通过国家林业局林木良种审定,育种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5
首届“西南大学重要学术成果”
候选成果系列报告
西南地区高抗氟性家蚕新品种选育研究与推广


报告题目:西南地区高抗氟性家蚕新品种选育研究与推广
报  告  人:朱勇 教授
时       间:2017年10月14日上午10:00
地       点:第三十三教学楼306室
主办单位:校学术委员会
承办单位:生物技术学院学术委员会、生物技术学院   
内容摘要
课题组从2000年开始,对家蚕抗氟的遗传和生理生化机理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筛选抗氟基因的分子标记,蚕品种抗氟品种选育,通过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育成了综合经济性状优良,能适合重庆特殊气候,具有高抗氟性的实用家蚕品种。其抗氟性比普通对照品种菁松×皓月提高3~5倍,产茧量、茧丝长、茧层率达到或超过国家对照品种。在种质创新、育种方法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填补了我国西南地区无高抗氟家蚕品种的空白。

· 青春缙云网络文化工作室 · 出品
责任编辑 | 黄   维
执行编辑 | 张雨婷
文案编辑 | 胡馨予 常新宇
版式设计 | 胡馨予 常新宇
文案校对 | 李  楠
投稿邮箱:media@swu.edu.cn
欢迎大家积极来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