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大学订阅号 2018年第244期 总第865期
天气开始转冷了
你想不想在学术的海洋里
热血澎湃呢
小宣为你准备好了
本周【学术讲坛信息】
还在等什么呢
快来一起学习吧~
含弘讲坛
1
科协学术讲座
报告题目:创建跨学科研究和研究生课程
报 告 人:茹智远教授(Prof Chee-Yoon Yue)
报告时间:2018年10月24日(星期三)下午2:30
报告地点:西南大学中心图书馆9楼学术沙龙报告厅
主办单位:材料与能源学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校科协
报告人简介:
茹智远,南洋理工大学机械与宇航工程学院教授,新加坡工程师学会会士,新加坡工程院院士。于1979年和1983年先后获得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材料工程学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83年起在香港大学任讲师;1990年加盟南洋理工大学;1995-1999年,担任系主任;1997-1999年,担任研究生副主任;1999-2005年,担任院长;2000-2013年,担任新加坡-麻省理工学院联盟项目主席;2002年,被授予新加坡公共管理银质奖章;2003年,完成清华大学公共政策管理学院管理人员课程;2009-2010年,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学者。2011-2012年,担任交叉学科研究院创始院长;兼任体育研究院创始主任;2013-2017年,任主管研究生教育的副教务长(副校长)。
报告摘要:
过去20年以来,科研团队(而不是个人)在创造知识,特别是在跨学科领域中的优势越来越被得到世界的认可。这里的所谓跨学科超越了理工科进而涵盖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的所有领域。团队常常能够在那些曾经属于个别研究者的领域里创造出特别高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团队也创造出更多引用次数的研究成果。当今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挑战只有采用跨学科的方法才能解决。团队能使影响力最大化,并为工业界创造最多的副产品。
新加坡-麻省理工大学联盟(SMA)是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之间的一个主要合作项目。这个讲座将根据SMA案例来详细分享有关建立跨学科研究和课题的经验。此外,本讲座也将以海洋和近海材料革新(MIMO)项目为例,概括在关键领域建立一支能攻克关键科研难题的科研团队的策略。MIMO是为了保证新加坡海洋和近海工业竞争力的一个主要项目。茹教授将以他担任SMA项目主持人,MIMO项目主管和跨学科研究院(IGS)院长的亲身经验分享他的独到观点。
雨僧讲坛
1
雨僧讲座
题 目:回望千年——揭开大足石刻的魅力之谜
主 讲 人:黎方银研究馆员(大足石刻研究院)
主 持 人:张文教授
时 间:2018年10月25日(星期四)晚上7:00
地 点:8教学楼308教室
主办单位:教务处、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
主讲人简介:
黎方银,现任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研究馆员(专技二级),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劳动模范,重庆市文博系列高级职称评委,重庆市大足石刻研究会会长。三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大足石刻的保护、管理和研究,在长期的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欢迎同学们踊跃参加!
光大讲坛
1
图书馆阅读系列活动
活动主题:看见•何苦——《最后的棒棒》观影分享会
活动时间:2018年10月27日19:00
活动地点:中心图书馆9楼
特邀嘉宾:何苦 纪录片《最后的棒棒》导演
主 办:图书馆
承 办:崇德书斋网络文化工作坊
导演简介:
何苦,重庆奉节人,正团级转业军官。1993年入伍,先当侦察兵,再当报道员,在基层连队排长和团机关宣传干事岗位上历练多年后,于2001年进入集团军政治部机关,开始专职从事电视新闻工作。2007年,牵头创办了西南地区第一档卫视军事节目。服役20年,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
活动简介:
2014年1月,刚刚脱下军装的何苦提着一根棒棒走进了重庆最繁华的解放,成为山城棒棒大军中的一员。从正团级转业军官,到山城棒棒军,他的家人说,“你这是何苦呢?”于是,就有了“何苦”这个名字的由来。
在重庆市渝中区五一路自力巷53号,何苦以一名普通农民工的身份去追踪“山城棒棒”这个特殊劳动群体的工作和生活现状。通过一年的深度体验,写出了长篇纪实文学《最后的棒棒》,并同步拍摄了时长350分钟的同名电视纪实片,该片荣获首届法兰克福金树国际纪录片节金奖(2016)。2018年8月17日,同名电影在全国公映。从纪录片到电影,从生活到影像, 何苦讲述了重庆人既熟悉又陌生的棒棒的故事。
· 青春缙云网络文化工作室 · 出品
责任编辑 | 黄 维
执行编辑 | 罗 曼
内容来源 | 学校官网
版式设计 | 田华枭 吕心怡
文案校对 | 余嘉晖
投稿邮箱:media@swu.edu.cn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