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3日下午2点30分,继西南地区2016年(首届)食品学科教学科研研讨会暨研究生学术论坛开幕式之后,在重庆海旭花园酒店二楼见月台会场举行了研究生分会场——食品加工专题学术论坛。论坛由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曾凡坤教授主持,来自西南地区的6所大学的相关领域专家、在读博士生和优秀硕士生受邀参加并做专题相关报告。
会议开始,曾凡坤教授代表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欢迎参会代表,并对此研讨会作简单介绍。接着,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的博士生王晓丹和四川大学锦江学院的赵盈盈老师分别作了“酱香型酒大曲微生物多样性与大曲品质关系研究”、“桂花配制酒开发研究的分析探讨”报告。王晓丹主要针对传统酱香型白酒的微生物类群结构、每个企业的大曲微生物类群组成各自具有的特点等内容进行了介绍。赵老师从桂花的功能成分、桂花酒研究进展等方面分析了桂花配制酒的研究前景。重庆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系硕士生衡银雪作了“富含果胶黄酮的柑橘皮渣超微粉制备工艺研究”报告,期望为柑橘皮渣的综合处理技术提供新思路。
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硕士生刘亚玲和赵德锟、广西科技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刘雪硕、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的硕士生杨凤仪、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博士生汪磊、硕士生兰洋、杨晖、张婕等,分别作了“云南不同地区烘焙咖啡豆成分分析及类黑精结构组成研究”、“微酸性电解水对云南特色水果鲜切品贮藏品质影响的研究”、“涡流空化对大豆分离蛋白黏度的影响”、“薏苡仁陈化机理及储藏保鲜方法的研究”、“燕麦β-葡聚糖对面团特性及馒头品质的影响”、“Changes in the quality of superchilled rabbit meat stor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两种拮抗酵母菌对采后李果实褐腐病的控制效果及相关机理”和“兔皮明胶的理化特性及其明胶膜的制备”的主题报告。
研讨会气氛融洽,大参会者积极讨论发言。最后,曾凡坤教授作总结发言,希望食品学子夯实基础,再接再厉,永攀高峰。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召开,为食品加工产业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技术,激发了参会研究生的科研热情,有助于研究生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把握科研资讯;促进西南地区各高校食品院系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扩大了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在食品领域的影响力。
排版编辑:邓 婧新闻供稿:吴帅帅、丁涌波投稿邮箱:shipinxiaoyan@126.com
食 品 小 研
陪 你 说 食 品长按二维码关注 |
|